拖了很久的疫情報導紀錄,趁著 Hacks/Hackers Taipei 小聚分享,也同步用文字紀錄一下「全境感染30天 台北淪陷時,哪種封城手段最有效?」這個首次嘗試的科學資料報導。
報導上線時間為3月,正值台灣疫情嚴重之際,團隊除了製作了串接即時數據的頁面外,也一直思考資料新聞在疫情期間,可以扮演什麼角色。看了很多國內外媒體的報導作品,好作品目不暇給,大致可統整三個國外疫情資料新聞的特色:
疫情視覺報導的三個特色
1. 擁有獨樹一格的珍貴資料
《紐約時報》在疫情期間,因為美國政府未提供準確的疫情數據,因此動員數十位記者團隊,包含各大學的數據科學家與學生記者,全天候記錄疫情案例數據,同時也開放資料在 github 給各界使用。
這個珍貴的資料庫,也讓他們得以做出非常棒的疫情即時視覺化,直到現在,只要想看美國疫情狀況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紐時的即時疫情頁面,清楚明瞭。《紐時》後續也用了這份資料做了許多相關應用,像是各州的疫情分析,以及分析下一波可能爆發的地區等。
2. 用視覺圖表,將複雜的專業知識簡化
下面這個《華盛頓郵報》的視覺專題,據說創造華郵有史以來最高流量,而且有13種語言的版本。
文章透過動畫解釋封城政策,以及社交距離的重要性,以阿拉斯加一個小鎮人口、四種社交距離的模型動畫,來解釋不同的狀況,模擬社交距離如何影響感染狀況,最後感染曲線會如何走。個人認為圖表蠻易懂,搭配上短文字,可以很快理解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。
3. 切入角度新穎,融合不同科學理論
最後一個也是《紐時》的資料視覺專題,透過視覺方式還原美國疫情爆發過程,解釋美國政府和官員如何錯失阻止病毒擴散的黃金時機。
報導透過旅行與手機定位數據,抓出美國國內流動人數,再用潛在傳染模型,去估算潛在感染者是怎麼流動到美國各地的。細看報導的研究方法,名單落落長,包含運用美國東北大學模型估算未感染人數、哥倫比亞大學的建模估計離開城市的感染人數,搭配各種研究機構的病毒樣本等。
看了很多疫情視覺報導,突然有個體悟,資料新聞或許可以在疫情期間扮演另一種角色-科學知識的轉譯者,藉由視覺化的方式,讓更多人理解科學家研究的理論或數據。
後來因緣際會下,拜訪了專精傳染病擴散研究的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團隊,並開始了此次的封城專題合作,以下提供幾個製作科學視覺報導,需注意的幾個項目:
做視覺科學報導的三個要點
1. 資料不要照單全收,善用圖表做轉化
科學資料與科學論文呈現方式通常比較生硬,記得與專家確認研究結果後,運用視覺圖表的轉化方式,讓讀者更容易理解。
2. 科學數據定義繁多,需來回與專家確認討論
當我們一攤開研究數據,欄位多到眼花撩亂,幾乎都是專有名詞。當遇到這種狀況,一定要跟專家一一確認資料欄位涵義,以及所有不理解的地方,這樣才能確保報導與圖表正確性。
3. 研究方法寫清楚,科學模型並不代表事實
很多人會問,封城模型不會造成社會恐慌嗎?這個問題其實也請教過專家,這邊就要解釋,其實科學模型是有其限制的,以三種封城模型來說,他只能假設在三種模型在一樣的假設情況下,哪種方式可以達成的效果最好,不可能將現實中所有未知的變因算進去。因此寫清楚研究方法就很重要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。